1350| 111
|
开心国学院词班填词知识第32讲作业【云诗轩】 |
| ||
点评
1.格律正确。
2.主旨明确,伤春伤别之情。
3.上片,主要写景。前三句写院中景色,像轻纱一样的薄雾下,落花带着像明珠一样的露珠飘落到墙外去了。
中间四句写小楼景色,如今又是春去也,小楼中用湘竹串成的帘子稀疏漏风,急雨寒烟扑面而来呀。
“寒烟”“雨灌”和前面的“轻纱雾”“明珠露”不恰,有违物理。三叠韵不明觉厉,什么走了?谁走了?
如果想表达是“花”走了,那就啰嗦了,因为前面有“去”字了;如果想说人走了,那就唐突了,和前三句中间缺少铺垫。
4. 下片,主要言情。前三句承接上片,写小楼中的人在发愁,喝着酒陷入相思之中。
“香如故”不恰,上片一派凄凉景象,香从何而来呢?中间四句,是对往事的回忆,去年春天,我们穿着春衫,手牵着手,十指相扣。
你吹着横笛,潇洒英俊,我织着苏绣,倾心沉醉,可是如今这些都成了令人断肠的往事呀。
“石脂扣”也是不明觉厉,“石”当是“十”之误吧。
三叠韵,“纠”虽然能表达“心乱”之意,但感觉弱了。都断肠了,其相思之深,岂是三个“乱”字能表达的吗。
5.整体看,布局合理,脉络清晰,用词典雅,表情蕴藉。可惜上片中间几句没写好,“三叠韵”也没用好。否则将是一首不错的中调词令。
个人理解,不妥之处难免!
| ||
点评
1.格律正确。
2.主旨明确,写相思之情。
3. 上片,前三句写春景,本意应该是想写暮春之景吧,可惜写成了春正浓。
“东风暖”和“莺哥唤”是春天来了,“春将半”是春刚刚过去了一半,正是春深之时呀。“绿肥红瘦”表达的才是春去之意。
中间四句,应该是触景生情,起了相思之意,回忆起和爱人初次在桥头相识之事。后面两句表达不是很到位。三叠韵转折了,表达了可惜惋惜之意。
4. 下片,前三句承接上片的“惜”字而写,惋惜的是什么呢?山盟海誓成愁怨,美好往事像梦幻一样消失,再也难以追寻了。
“埋怨”不恰。中间四句写相思之情,相隔千山万水,青鸟无音,锦书也难寄呀。
“晚风急”唐突而多余。“难觅”可琢。三叠韵弱了,无限的相思就三个“忆”字吗。
5. 整体看,层次分明,脉络清晰,近词家语。下片相对写的好些,上片景色描写有些矛盾之处,后两句没表达到位。
另外,钗头凤这个词牌的三叠韵很关键,一定要斟酌用词。
个人理解,不妥之处难免!
| ||
点评
1.格律正确。
2.主旨明确,写相思之情。
3.上片,前三句写风雨之夜,深情无处寄托,难以入眠。“声易错”不明觉厉,有凑韵的嫌疑。
中间四句,承接前句“情难托”而写,因为没有音信,忆起前尘旧事,常常是旧泪痕叠新泪痕呀。三叠韵表达不到位,“真”的是什么呀。
4. 下片,前三句承接上片“那时人”而写,花依旧,人非昨,让我梦牵魂绕心寥落。
“花如璞”不好,一是唐突,前面写的风雨之夜,花在哪里?怎么依旧的呀。
二是表达什么呢,花像没有雕琢出来的玉?中间四句,不但是无味,更是凑得奋不顾身了,哈。
“雨敲窗棂”还填不满你的耳朵,又来个“漏声”,又来个“杵声”?三叠韵,浑,混同,混杂,蒙混,哪个意思能用?浑不等于浑乱呀。
5.整体看,布局不大合理,上下片情景混杂,脉络还算清晰。用韵和词句凑的痕迹明显。要在斟词酌句上下功夫。
个人理解,不妥之处难免!
| ||
点评
1.格律正确。
2.主旨明确,写对故去发小的思念之情。
3. 上片,主要是回忆过去和发小在一起时的美好时光。前三句写二人并肩共伞,在微微的和风和婉转的鸟鸣声中一起漫步的情景。
中间四句,承接前句而写,在公园中一起赏红莲,笑声洋溢在弯弯的小路上。
三叠韵,闲字表达不是很到位,因为闲才一起共游?对表达二人的友情无助。
4. 下片,写现实。前三句表达了发小已去,自己无限悲痛。
“残荷”二字是承上启下的关键,有此二字说明了是看到“残荷”才回忆起和发小一起公园共游的往事。中间四句,有些浅白无味,表情不深刻。
“怎送冥钱”也有些无理,难道烧纸不是送冥钱吗,有什么不能的呢。三叠韵也是弱了,对发小的思念,就三个“怜”字而已吗。
5. 整体看,布局合理,脉络清晰。上下片使用了对比的手法,而且过度自然,值得赞赏。
三叠韵和下联中间几句没写好,钗头凤这个词牌的三叠韵很关键,一定要斟酌用词。
个人理解,不妥之处难免!
| ||
点评
1.格律正确。
2.主旨明确,以红藕喻己,感繁华易逝,人生易老。
3. 上片,主要写景。前三句写红藕与荷塘边青柳相伴,香艳无比,风光无限。
中间四句写无情的西风吹来,红藕零落,和青柳一起变成了残弱之身,一片萧索呀。三叠韵,却,退却之意,一切的繁华均已退去,强化了萧索之意。
4. 下片,主要言情。前三句写世事无常,人生易老,回首一切都是空呀,百般滋味情何以堪。
中间四句承上而写,如何消除空虚寂寞之情呢,唯以独斟浊酒,醉我魂魄。
因为网络虽好,却怕听那些禽鸟噪杂的咿喔之声,还是不去了吧。三叠韵强化了“怕听”之意。
5.整体看,层次分明,脉络清晰,用词典雅,表情蕴藉。虽然下片的后两句有些隐晦,但不失为一首不错的中调词令。
个人理解,不妥之处难免!
| ||
点评
1.依龙谱格律无误。
2.主旨明确,伤秋思乡之情。
3. 上片,前三句写秋晚横塘景色,水残荷乱,一派凄凉影像。第四句和第五句,感觉有些啰嗦多余了,和前句没有宕开。
第六句和第七句触景生情,转向写自己,表达了身在异乡的孤寂之情。三叠韵,默字感觉不到位。
4. 下片,前三句承接上片“孤寂”二字而写,为什么孤寂呢?
因为自己像征鸿一样辞别了故土,虽归心慢慢,但锦书难寄,难以如愿,只留下一声声无奈的叹息。
中间四句写对故乡的相思之情,相隔千里总相忆,难禁珠泪湿青衫,愁思无休无止呀。
三叠韵,惜本意是悲伤哀痛之意,强化了前句“泪垂襟湿”的愁苦之情。
5. 整体看,布局合理,脉络清晰,词家语。下片还算不错,上片有些字句还需要斟酌。
注意三叠韵的用字,钗头凤这个词牌的三叠韵很关键,一定要斟酌用词。
个人理解,不妥之处难免!
| ||
点评
1.格律无误。
2.主旨明确,表达深刻的悲伤之情。
3. 上片,前三句写大雪纷飞的场景,北风呼啸,漫天的飞雪遮盖了山岭,像天宫在哽咽哭泣呀。
“西风”虽然通常指秋风,但也可以指“邪恶”,用在这里亦无不可。
中间四句细写雪的姿态,大雪像酩酊大醉的醉汉一样东飘西荡,肆意翻飞驰骋,用笔墨难以吟咏。
墨笺难咏无味,有些离题了,写雪的狂舞是想表达其“恶”,和咏不恰。三叠韵用的好,强化了意旨。
4. 下片,前三句应该写的是一种场景吧,香花当不是真花,自己在烛光下哭泣。
中间四句,写自己的悲情,呼之无言,叫天天不灵,叫地地不应,悲之所致自己好像什么都听不到了。
这个三叠韵用的也好,即恰如其分,又强化了主旨。“仙鹤”当是有所喻指。
5. 整体看,布局合理,脉络清晰,近词家语。景情的融合非常好。
虽然个别字句尚需斟酌,但感情的表达即蕴藉又深刻,是情之所至。不失为一首不错的中调词令。飞扬这首进步挺大。
个人理解,不妥之处难免!
| ||
点评
1.格律正确。
2.主旨明确,写林黛玉对贾宝玉的相爱相思之情。
3. 上片,主要写二人相爱。前三句写林黛玉和贾宝玉前世有缘,像一对鸳鸯鸟,今世去贾府居住为了报答宝玉的前世之恩。第三句表达不到位。
中间四句黛玉和宝玉两心相依,期待着永结同心。
婚姻局,不大好,局字凑韵了。“天福”不恰。三叠韵,祝字不合适,谁祝?你祝?这首你不能入戏呀,你入戏就是第三者了,哈。
4. 下片,主要写二人“相离”,即婚姻难成。
前三句表达不是很明了,应该是想说鸳鸯和贾宝玉结为夫妻,又有十二金钗在宝玉面前言笑,黛玉有妒忌之心吧。
鸳鸯和上片重复,容易产生歧义。中间四句,写林黛玉住在红楼中,对宝玉相思成疾,整日泪洒潇湘之竹。
“逐”字可琢。“青竹”不如“湘竹”,因为林黛玉住的潇湘馆中有潇湘竹。这里的三叠韵,哭字用的恰当。
5.整体看,布局合理,脉络基本清晰,近词家语。上片的三叠韵没用好,下片的前几句表达不到位。斟词酌句方面还要下功夫。
个人理解,不妥之处难免!
| ||
点评
1.“暖”字出律。
2.主旨明确,寒夜思人之情。
3. 上片,主要写景。前三句写太阳落山了,乌云遮住了城郭,自己孤身处在茫茫的夜幕之中。
“临大幕”没表达好。大幕有大帐幕、将军幕府和大漠三个意思,哪一个都不合适。
中间四句承接前句而写,冬天来临,北风狂吹,寒凉透心。表达了自己无尽的凄凉之情。三叠韵,“茫”字用的贴切。
4. 下片,前三句转入回忆,欢乐的歌声中二人一同漫步连心阁。
第一句写的不错,承上而启下。但是后两句有些欠妥,上片一片凄凉之景,触景怎么会想起快乐之事呢,不合常理。
中间四句承接前句而写,在连心阁看鸳鸯戏水,对影成双。后两句没表达好。
这里的三叠韵,“惶”就不合适了,前几句说的都是美好情景,突然就惊恐不安了?有断痕。
5. 整体看,布局合理,脉络基本清晰。但情景的融合欠佳,由哀景转乐情,或者由乐景转哀情,需要过度和铺垫。
下片的三叠韵没用好,钗头凤这个词牌的三叠韵很关键,一定要斟酌用词。
个人理解,不妥之处难免!
| ||
| ||
| ||
|Archiver|小黑屋|有够赞驿站 ( 闽ICP备19008120号-1 )
GMT+8, 2024-11-21 16:55 , Processed in 0.191291 second(s), 65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4
Copyright © 2001-2023, Tencent Cloud.